一、制定《老城廂-古文化街商圈建設方案(2022—2025)》的背景及依據是什么?
2021年7月,國務院批準在天津等5個城市率先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。按照商務部的總體要求,我市制定出臺了《天津市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實施方案(2021—2025年)》,提出要推進老城廂-古文化街、五大道、意風區、佛羅倫薩小鎮、文化中心等商圈建設,“一商圈一方案”,聚集特色主題元素。根據《市商務局關于商請做好地標商圈及“一區一中心”建設相關工作的函》(津商市場函[2022]2號),南開區要打造老城廂-古文化街商圈,組織商務、規劃資源、住房城鄉建設、文化和旅游、城市管理、市場監管等部門研究制定商圈改造提升方案,提升改造傳統商業街區,建設時尚商業綜合體,推動“一區一中心”建設。
二、制定《老城廂-古文化街商圈建設方案(2022—2025)》的目的和意義是什么?
老城廂-古文化街商圈地處南開區東北部,毗鄰海河,擁有古文化街、鼓樓兩座歷史文化建筑街區,擁有大悅城、仁恒伊勢丹、新世界百貨、天佑城等商業載體,片區內文化底蘊深厚,內需動力強勁,商業商貿基因豐富,擁有一批高標識度、高顯示度的城市“符號”,具備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,打造一區一中心的前提條件和工作基礎。
但同時我們需要看到,當前老城廂-古文化街片區還有潛力可挖掘,有提升的空間。一是地域文化表達有待深化。南開老城片區歷史遺存和文化積淀十分豐富,但對文化符號核心文化內涵挖掘不夠深入,文化創意商業化開發水平不夠高,城廂文化、媽祖文化、民俗文化、市井文化、漕運文化充分利用明顯不足。二是業態品質有待提升。目前老城片區特別是古文化街、鼓樓兩處歷史街區文商旅產業缺乏精品項目支撐,兩條街區業態同質化較重,商鋪汰換率低,街區業態與時俱進不夠,“老城津韻”韻味不足。三是核心優勢發揮不充分。文化是老城廂的底色,是發展的優勢。圍繞文化內涵,打通文、旅、商的聯系紐帶,打造游購娛多場景吸引國內外游客,在這些方面文化優勢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。
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有了更高需求,消費已然不再只是單純地購買商品,還包含體驗、感受、氛圍營造烘托等更多維度和更深程度的附加價值;旅游業也不再是局限于走馬觀花游覽和局限于旅游工藝品、紀念品的簡單購物,而是邁入精神層面的需求,對風土人情深入地體驗。這樣的消費趨勢為老城廂-古文化街片區商旅文融合提供了強勁的發展動力、催生出巨大的消費市場。在此情況下,為了更好的發揮利用歷史文化遺跡遺產效用,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,對老城廂-古文化街片區進一步挖掘提升,順應休閑化、特色化、精品化、場景化、主題化發展趨勢,打造成文旅商融合發展的標桿商圈。
三、《老城廂-古文化街商圈建設方案(2022—2025)》的主要內容包括什么?
《方案》共有五個部分。
第一部分為基礎條件,簡要介紹了老城廂-古文化街片區的四至范圍、資源條件。
第二部分為總體要求,明確了老城廂-古文化街片區建設的指導思想、發展定位、規劃原則和主要目標,要建設成為多功能互融合的天津老城廂-古文化街“文商旅”升級發展集聚區。
第三部分為空間布局,構建“一軸、三區”的空間結構。一軸以天后宮-鼓樓兩大文化地標形成老城廂-古文化街片區主軸。圍繞主軸,劃分功能定位,構建文化展示體驗區、國潮津味休閑區、時尚潮流消費區。
第四部分為重點任務,實施四大工程。一是文化搭臺,經濟唱戲。謀劃建設老城廂文化展示體驗場所、整合資源設計旅游路線、打造特色樓宇經濟。二是消費擴容,提質增效。從挖掘文化價值、研發天津禮物,匯聚老字號產品、弘揚津味文化,打造新品首發地、不斷激活消費,集聚津味美食、感受天津味道,活動牽引、吸引消費者,文化演藝、留住消費者等6個方面提升老城廂-古文化街商業價值,重塑商業業態。三是數字賦能,打造智慧商圈,開發引進智能營銷新業態,促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;加強推動數字基礎設施建設,提高消費便利度;充分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,講好天津故事、南開故事、老城廂故事。四是注重品質,提升商圈品味。完善街區景觀設施,加強慢行系統提升,將消費場景有機串聯,全力打造宜購、宜居、宜業、宜游的優美環境。
第五部分為保障措施,從加強組織領導、加大政策支持、加強宣傳引導方面全面提升老城廂-古文化街發展環境,從政策上保障各項舉措能夠順利實施。